22 四面楚歌-《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你可清楚刘备部、张郃部的确切消息?”一时沉默不语的李儒突然张口问道。

    张辽想也不想,道:“末将来时,曾听闻徐荣将军与华雄将军多有不合传言,又听闻凉州马腾分兵包了张济将军后路,片羽不得飞出,张济将军也已经与长安隔绝了消息,末将连日疾驰,其他一概不知。”

    “好,你做得不错。”李儒点了点头,“辛苦了,下去休息吧,不必离开太师府,一会有事,我还要问你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张辽也不迟疑,亦不再向董卓请示,应了一声,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董卓早已脸色铁青,“啪”了一声,打翻一个酒坛子:“吕布好大胆子,置孤将令于不顾!”

    “太师,吕布归来也好,正可以集中兵力,先解了郿圬之围。”李儒待着董卓稍缓了口气,轻声劝解道。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,老实说吕布这么自行决断也没有什么不对了,长安兵力不足,还要压制公卿诸大臣,不能稍离。杨县又远垂河东,一旦刘备、张郃上下包抄,吕布再如何无敌,也只有死路一条了。李儒却也知道,董卓之所以如此愤怒的百折不回,其实哪是吕布自行撤回长安,多半是市井流言的缘故,小半却是愤怒吕布受了自己如此大信任,却依然没能让他满意了。

    “郿圬,郿圬,张飞的大军难道就是摆着看的!”董卓半生戎马,这点简单的军事常理,又如何会看不出来的,吕布退回来,张飞自然是要尾随跟上了。

    李儒有些黯然,脸上依然平静不波,道:“太师无须焦躁,刘备看似步步紧逼,其实却是步步险象,如履厚冰,一旦不慎,必陷万劫不复之地,则长安之危可解,刘备三军必灭!”

    “嗯?怎么说?”董卓猛的转过身来,满是期待的看着李儒。这一句话,却如久旱之甘瀮,寒冬之红炭,最是他现在想要听的。

    “郿圬城池高,所部尽是精兵,无粮水之忧,刘封必然难以猝得,所以郿圬虽然是重中之重,却最不必担心。弘农徐荣、华雄不合,应该只是传言,太师也可以不必放在心上,张济才略有限,张郃却刘备悍将,又有马腾相助,此这此处才是最危机之处,一旦张济被破,张郃大军可奔袭长安,京师必然大震,这也正是刘备最容易得手的地方!”

    “张济?”董卓略一迟疑,脸色转是阴沉了起来,“依你之见,只要解了张济之危,刘备军也就不成威胁了?”

    郭汜早已赶忙捧着大汉广舆图奉上,在桌上摊开,董卓李儒聚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太师所言极是。”李儒恭恭敬敬的与董卓躬身一揖,“墥关天险,华雄徐荣都是沙场宿将,勇谋俱备,刘备纵有十万大军,也能得寸进!张飞骁勇,却不是吕布的对手,若不是吕布怕被断了后路,攻灭张飞不过旬息之事;刘封远奔凉州,所部并州精锐必然不多,马腾韩遂诸辈,不足为虑,何况人合心不齐,又久郁太师积威之下,此路也不足为虑!”李儒手指大汉广舆图,指点江山,一番侃侃而言,甚是流畅自然。郭汜顿时心神大定,浑身似着一下子轻松了起来,长长舒了口气,覆巢之下安有完卵,这几日,他可是紧张坏了。

    董卓亦是蹙眉稍解,半晌,却又摇了摇头,定定的看着李儒,眼中满是复杂之色,手指在大汉广舆图上轻轻叩击,仰天一声长叹,紧绷的神经也似着在这一声长叹中,随风而去,肥硕阴沉的脸上,已转为淡淡的微笑:“文优太想当然了,老夫知道,你是在劝解宽慰老夫,哈哈哈!没什么的,真的没什么了。老夫戎马半生,掌过天下睡过龙床干过皇后公主,此生足矣,死便死了,还有什么看不开的!”

    “太师!”

    “岳父!”

    李儒郭汜扑通一声齐齐跪下,重重的以头叩地,“咚咚”的一阵砸地声:“太师不可放弃!”

    “放弃?”董卓轻轻念叨着,“老夫,老夫也不想放弃呢,呵呵,这却不是老夫说得算的,看天意吧!”

    “太师,天意亦是人谋,我等尚不敢放弃,太师岂可轻言放弃!”李儒猛的抬起头来,厉声喝问,额上殷红鲜血顺着眉梢往下淌,沥沥滴落,洒满了长衫。

    董卓却没有丝毫的生气,竟是呆呆的定住了,双目凝视着屋外,大雨倾盆,几道闪电劈空而至,“轰隆隆”的一阵耳鸣,灼亮的光痕照在董卓脸上,却是出奇的平静。

    “太师,你纵然自己不顾,能看着老祖宗跟你一起受苦吗!”看着董卓不为所动,李儒大声喝道,“哗”的从地上爬了起来,抄起刘备送来的亲笔书函,“唰唰唰”的撕为粉碎,纸屑片片飞散,身子却如挚天巨柱一般,柱在了那里,再不发一言。

    郭汜趴在地上,鼻冀触着泥土,却动都不愿动一下,泥土的芬芳分外的清新,郭汜心里似着一片明亮,又似着一片空白,什么也不知道,什么也不想。

    许久,只剩了外面大雨滂沱,几道不期而来的闪过划过,又复消逝。闪电的间隙,是董卓的渐又急促呼吸声,蓦然,一声清亮的大笑声:“不错!你说得不错,孤是不能放弃,这天下,是孤的,孤,绝不能放弃,绝不放弃!”

    “哗”了一声,董卓双拳攥紧,帛质的大汉广舆图捏成了一团,紧紧的攥在手中,攥得铁紧铁紧的,几乎要嵌入肉中,永远的就这么握着。

    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    感谢两个耳洞兄的提议,话说,这本《三国》写了也一年了,点击也过了百万,读者进进出出,交换了好几拔,下架前能跟温陵打个招呼,指点一下不足的,印象中没有几个。

    两个耳洞兄指出的这些情况,我早先也有所觉了,在这本《三国》里,主角确实不是很出采,有很多冒头的机会,我都让给了配角去发挥而让刘封这个主角躲在背后默默无闻了。有时候压根好几章不见人影,不过,大家不可否认,刘封确实一直在努力。

    至于穿越众方面,我是觉得,让他大练钢铁什么的,故事性就会降底很多了,也有点大人欺负小孩子的嫌疑了,所以我就把这项功能取消了,尽量依着这个时代的战争法则来玩打仗,多体现这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。更重要的一点是,我之所以喜欢三国,写三国的故事,除了对三国英雄的故事最为熟悉之外,也有些妄想着要跟这些三国英雄们互动互动,体味他们在在困难、挫折以及胜利得意种种喜怒哀乐,这也是让配角夺主角光彩的原因之一,虽然到目前为止,还没几个配角充得上台面的。

    另外的,本书确实,有些写得很烂,希望朋友们不吝指出,讳疾忌医病人自己倒楣,听不到意见的作者永远也不会进步,更何况三国本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道不尽的故事。

    当然,像“看到‘刘备’这两个字我就恶心”这样的话就不必说了,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,曹操代表奸雄,刘备代表伪善,呵呵,人要是能这样简单的脸谱化的话,世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